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约37.95亿元
电池材料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(包括钴酸锂、镍钴锰酸锂、锰酸锂和磷酸铁锂)2014年产量9.5万吨,同比增长25%。镍钴锰酸锂具有容量高、成本低、安全性好等优异特性,其在小型锂电中逐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,并在动力锂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。
2014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约5.16万吨,同比2013年的3.5万吨增长了47.43%,近几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生产情况如下图所示:
2011-2013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产量情况
资料来源: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beplay登录中心整理
据beplay登录中心发布的《2016-2022年中国锂矿市场运营监测与趋势预测分析分析报告》:负极材料集中度高,日本向中国产能转移比较明显。目前负极材料以碳素材料为主,占锂电池成本较低,在国内基本全面实现产业化。负极材料产业集中度高,从企业来看,全球前四大企业:日立化学、深圳贝特瑞、JFE、三菱化学,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为 78%,负极材料表现出高度集中化。从区域看,中国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的产销国。从车用动力锂电池企业负极供应体系来看,目前动力电池企业采购负极主要来自于日本企业。近几年,随着中国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,中国又是负极材料原料的主要产地,锂电负极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,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。
负极材料主要由碳素材料为主,包括天然石墨、人造石墨、石墨化中间碳微球。2014年我国负极材料行业消费量约4.52万吨。
2014年我国我国负极材料行业消费量达到4.52万吨,消费市场规模约37.95亿元,近几年我国负极材料行业消费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:
2011-2013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情况
资料来源: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、beplay登录中心整理














2、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、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、善意引用,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,同时请勿删减、修改原文内容。如有内容合作,请与本站联系。
3、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(info@bosidata.com),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。